總是疲倦、體重突然上升?可能是體內濕氣太重!教你從中醫角度認識濕氣來源與症狀,搭配有效去濕方法與飲食建議,輕鬆改善水腫、恢復活力。
每天坐在辦公室,身體卻越來越重?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悄悄飆升,臉腫眼腫下半身浮腫,就連精神也變得疲倦渙散。如果你有這些狀況,很可能是「濕氣」在作怪。
許多上班族因為長期待在冷氣環境,加上運動量少、飲食偏寒涼,導致體內濕氣滯留,影響代謝與氣血循環,不只容易水腫發胖,更可能出現倦怠、睡不好、腸胃不適等問題。別擔心,只要掌握去濕原則,從飲食與生活習慣開始調整,就能讓身體重新變得輕盈有活力。
什麼是濕氣?
濕氣是中醫所說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之一,屬於外在環境或身體內部代謝異常造成的一種「病理性濕」的狀態。濕氣在中醫裡被視為「致病之邪」,它本是人體水分代謝不順的結果。當濕氣無法順利排出,就會累積在體內,形成所謂「濕毒」。
兩種常見的濕氣來源
外濕
來自環境的濕氣,比如長期處於潮濕地區、梅雨季、衣物沒乾透就穿上、赤腳走地板等,讓身體從外界吸收過多濕氣。
內濕
源於身體內部代謝失調,最常見是脾虛導致的「運化失職」。中醫認為脾負責水分運輸與轉化,脾功能變差,水分就無法正常代謝,濕氣就在體內滯留,形成「濕毒」。
濕氣的特點
- 黏膩:容易滯留,像濕泥巴一樣,排不出去
- 重濁:讓人覺得昏沉沉、身體沈重
- 易困脾:濕氣最容易影響脾臟,導致食慾差、腹脹、倦怠
小心這些日常壞習慣,加重濕氣不自知
濕氣並不是天氣一潮濕才出現的問題,很多時候,濕氣其實是自己「養」出來的!尤其對長時間在辦公室的女性來說,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生活習慣,反而成了濕氣的溫床。以下這些壞習慣,你中了幾個?
長期久坐、缺乏運動
辦公室一坐就是八個鐘,除了上洗手間或外出午餐幾乎不動?久坐會讓氣血運行變慢,身體水分代謝變差,濕氣就容易滯留在體內。建議每隔 1 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簡單伸展、原地走幾步也能幫助排濕。
愛喝冷飲、吃生冷食物
夏天貪涼,來杯凍檸茶或珍珠奶茶很常見。但生冷食物會傷脾,脾為「運化之本」,一旦脾氣虛弱,濕氣就更容易累積。平時儘量改喝溫水、熱茶,少碰冰品與生冷食物,幫助身體維持溫暖與代謝力。
三餐不定時、愛吃重口味
早餐隨便吃甚至不吃,中午外賣鹹辣為主,晚上才補一頓大餐?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導致運化失常,濕氣更加難排。建議養成規律飲食,少吃油膩、加工、重鹹重甜食物。
熬夜、作息混亂
經常晚睡、追劇滑手機到半夜?作息不穩會影響肝與脾的運作,中醫講「脾喜燥惡濕」,脾功能差了,自然更容易濕重。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讓五臟六腑好好休息,有助身體自然排濕。
情緒壓力大
工作忙碌、壓力山大、情緒低落,其實都會影響內分泌與氣血運行。當氣機鬱結,也會妨礙濕氣排出。平時可透過深呼吸、簡單冥想、散步來紓壓,讓身心放鬆,體內循環才會順暢。
怎麼知道自己濕氣重?
- 起床後仍感到疲累、昏沉
- 臉色暗沉、眼皮浮腫
- 舌苔厚膩,口中有異味
- 大便黏膩不成形,小便偏黃或泡泡多
- 小腹凸出、四肢沉重,明顯浮腫感
- 體重上升但飲食並未增加
- 情緒易低落,思緒不清
若你常有以上症狀,很可能就是濕氣過重,需要調整日常生活與飲食。
排濕其實不難,日常幾個小習慣就能大不同
身體排濕最主要依賴三個管道:流汗、排尿、排便。想讓濕氣順利排出,除了靠身體本身代謝力,也可以透過日常小細節來協助排濕。
活動起來,提升循環代謝力
久坐不動會讓下半身水分堆積,容易造成腿部水腫與疲憊感。可以試著:
- 每小時起身活動 3-5 分鐘
- 坐辦公桌時做腳部抬腿運動
- 午休散步或快走10分鐘
- 每週安排1-2次瑜伽、有氧運動或健走
適量運動能促進排汗與血液循環,有效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
早起喝溫水,養成排便習慣
睡醒後一杯溫水,有助於啟動腸胃、促進排便。若能每天定時排便,也有助清除體內濕氣與毒素。
冷飲冰品說再見
冰凍飲料、沙冰、雪糕…雖然消暑,卻會讓脾胃「受寒」,導致水濕無法化去,進而積聚成濕。建議選擇室溫或溫熱飲品,對體質特別有幫助。
排濕從飲食開始:多吃這些,身體越來越輕盈
飲食是去濕的核心之一,選對食材,就能自然幫助代謝多餘水分與濕氣。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可常見又實用的去濕食物:
健脾去濕類
- 紅豆:利水消腫、健脾去濕
- 薏仁:清熱利濕,是排濕代表性食材
- 山藥:健脾養胃,改善脾虛生濕狀況
- 扁豆、蓮子:補脾去濕,適合脾胃虛弱者
溫陽化濕類
- 生薑:驅寒散濕,搭配食物烹調效果佳
- 陳皮:理氣健脾、祛濕化痰
- 桂圓、枸杞:補血補氣,同時改善寒濕體質
利水消腫類:
- 冬瓜:含水量高,利水排濕不傷正氣
- 玉米鬚:利尿去濕,可與紅豆搭配煲湯
- 黑豆:補腎排水,適合水腫體質
簡單排濕茶推薦:
- 紅豆薏仁水:健脾利水,去濕效果極佳
- 陳皮普洱茶:暖胃化濕,適合冷氣辦公室族群
- 薑棗茶:暖身驅濕,適合寒濕型體質
- 決明子茶:清肝利濕,排毒養顏
去濕Q&A專區
Q1:怎樣知道自己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常會覺得早上醒來仍昏沉無力、臉部浮腫、舌苔厚膩、大便不順或偏黏。此外,易水腫、體重上升但難瘦、精神差等,也都是濕氣困擾的表現。
Q2:身體的濕氣要如何排出?
透過流汗、排尿與排便三大機制。只要日常作息正常、運動量足夠、飲食清淡,就能讓濕氣順利代謝。
Q3:如何有效去除體內濕毒?
搭配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是最有效方法,例如多吃薏仁、紅豆、山藥等健脾食物,同時減少高油、冰冷、生食的攝取。必要時可尋求中醫協助調理體質。
Q4:喝什麼可以幫助排濕?
紅豆薏仁水、薑茶、陳皮普洱茶、玉米鬚水都是不錯的選擇,能促進代謝與利尿排濕。不建議加糖,飲用時以溫熱為佳。
Q5:濕氣重的人平日應該吃什麼?
建議多吃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化濕功能的食物,如紅豆、冬瓜、山藥、生薑、陳皮等。避免冰品、甜食、奶茶等濕氣「催化劑」。
與濕氣說再見,身心一起輕盈起來
濕氣重並非無解,關鍵是從日常生活做起。無論是飲食習慣、作息時間還是運動量,只要有意識地去改善,都能幫助排出體內濕氣,改善疲倦、水腫、精神差等問題。讓身體清爽輕盈,從今天的一杯薏仁水、一段舒展運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