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智慧牙會導致面癱嗎?

剝智慧牙會導致面癱嗎?

擔心拔智慧牙會面癱?牙科醫生關頌偉詳解智慧齒拔除手術,說明神經損傷機率僅0-2%,並解釋三種神經損傷類型與治療方案,消除你的疑慮。

行醫多年,其中一個最常收到的疑問,就是擔心剝智慧牙會導致面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智慧齒拔除手術屬於小型口腔手術(Minor Oral Surgery, MOS),又稱為第三大臼齒(智慧齒)拔除術(Third Molar Extraction),其實鮮有導致面癱。數據上的確有手術導致神經受損的案例,但比起大家心目中的數字要遠遠低得多,根據醫學文獻,造成暫時性神經損傷(舌頭神經或下齒槽神經)的機會率為0.35%至8.4%, 其中發生永久性麻木(即面癱)的機會率約為0-2%。

先解釋什麼是小型口腔手術, 這是指在局部或全身麻醉狀態下進行一項常見牙科手術,包括但不限於拔除阻生、有感染或有問題的第三大臼齒(智慧齒)。當智慧牙引起疼痛、有高感染風險,或可能對口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例如因阻生影響鄰近牙齒、齲齒、形成囊腫或其他牙齦疾病) 時,牙醫一般會建議進行此類手術,而拔牙過程包括切開牙齦、必要時去除牙骨,然後小心地拔除牙齒。

而當智慧齒出現以下情況時則需要拔除:

  • 牙齒未能完全長出並且阻生
  • 反覆感染或化膿/膿瘍
  • 蛀牙、牙齒腐爛或損壞鄰近牙齒
  • 有囊腫或腫瘤的風險

醫生會根據當時病人症狀、風險因素(例如:疼痛頻率、病人年紀、其牙齒與神經距離) 去建議適合的治療方法和時間。

假如牙齒根部(又稱牙腳)與神經線過於接近,使手術中造成神經損傷的機會增加,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建議只將牙齒牙冠部份拔除,保留牙腳在牙骨內,並觀察一段時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造成神經損傷,並能夠治療因智慧齒阻生而導致的疾病。

在準確的療程計劃下, 鮮有出現損害神經和引致後遺症(例如面癱) 的情況。倘若真的不幸造成神經損傷,則有機會導致面部局部感覺改變或麻木。神經損傷分三類:

1. 神經麻痺 (Neurapraxia):  屬於最輕微一種,可能因神經線受壓而導致暫時性神經功能喪失,但因為沒有神經部分缺失或結構性損傷,通常在數個月內消退。

2. 軸突斷裂 (Axonotmesis): 情況較神經麻痺嚴重,有部分神經受損,但仍能維持功能,有可能在數月內回復正常。

3. 神經斷裂 (Neurotmesis): 屬最為嚴重的情況,神經完全斷裂或失去,即使進行手術修復,其康復可能性仍不高。

神經損傷的症狀眾多,例如下唇、下巴、牙齒或舌頭感覺麻木,異常刺痛或灼熱感,甚至在極小數情況下味覺或語言能力會改變,如果症狀持續亦可能導致心理困擾。

根據神經受損的程度,治療方案亦大有不同。若程度輕微,只需定期觀察及檢查,待受損神經自行康復。若出現神經痛楚,可服用由醫生處方治療神經痛楚的藥物。另外亦可進行物理治療或以脫敏技術減低敏感度。 至於損傷嚴重或無神經反應的情況則有機會要進行顯微外科神經修復術。

總括而言,因拔除智慧齒而發生永久性神經損傷的情況並不常見。在大部分情況下醫生會在進行手術前,透過電腦立體掃描來得知其牙齒與神經之間距離、狀態,並衡量手術風險,從而提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去避免發生神經損傷。希望本文能夠釋除讀者的部分疑慮,謝謝!

專業審核團隊

關頌偉醫生, Dr Régis KWAN 牙科醫生

Current Version

Nov 03,2025

Edited By

Healthlink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