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心肌肌鈣蛋白偏高,失智風險恐增近4成

最新研究:心肌肌鈣蛋白偏高,失智風險恐增近4成

最新長期研究發現:中年時血液中的「心臟損傷指標」肌鈣蛋白若偏高,25年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將顯著增加38%。專家解析心臟與大腦的驚人連結,告訴您如何從護心開始預防失智。

您知道嗎?照顧好您的心臟,可能也是在保護您的大腦!過去我們已經知道,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心血管問題會增加失智風險。而現在,一項跨越超過35年的長期研究帶來了更驚人的發現:在中年時期,血液中一個代表「心臟疲勞或受損」的關鍵指標,竟然能預測25年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心臟的「求救訊號」:肌鈣蛋白

這項發表於《歐洲心臟期刊》的研究,鎖定了一個關鍵生物標記——心肌肌鈣蛋白。它就像是心臟肌肉細胞專屬的「求救訊號」,平常不會大量出現在血液中,一旦心臟肌肉因任何原因受損(如缺氧、發炎),它就會被釋放到血液裡,成為醫生診斷心臟病發的重要依據。

研究發現:指標越高,風險越高

研究團隊追蹤了數千名45至69歲的中年人,他們在研究初期均無失智症或心血管疾病。結果發現:

  • 失智風險激增:與血液中肌鈣蛋白濃度最低的組別相比,濃度最高的人,在往後數十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顯著提高了38%
  • 大腦功能退化更快:這些中年時期肌鈣蛋白偏高的人,在記憶力、思考速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衰退的速度也明顯更快。
  • 大腦結構改變:腦部掃描更顯示,他們的海馬迴(與記憶最相關的區域)體積較小,大腦灰質也較少,這些都是失智症典型的早期跡象。

專家怎麼看?心與腦是生命共同體

專家們如何看待這個發現呢?這說明了心臟與大腦是緊密相連的「生命共同體」。

心臟科醫生指出,這項研究再次印證了「心腦一家親」的道理。傷害心臟的風險因素(如不良飲食、缺乏運動、三高),同樣也會默默地傷害大腦。這項指標就像一個共同的警報器,提醒我們身體正面臨潛在的威脅。

神經科醫生則強調,大腦的損傷是經年累月、數十年前就開始的過程。這項研究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在「症狀出現前數十年」就能預警的線索,讓我們有更長的黃金時間可以介入預防。

給我們的啟示:預防失智,從護心開始

這項研究帶給我們最重要的訊息是:保護大腦,得從中年甚至更早開始照顧心臟。

與其等到年老才擔心失智,不如現在就採取行動:

  • 定期健檢:了解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狀況。
  • 健康生活: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菸戒酒的習慣。
  • 控制三高:若已有相關問題,務必遵從醫囑,穩定控制病情。

未來,科學家們將進一步探索,是否能夠透過監測這個「心臟指標」,來更精準地預測並預防失智症的發生。總而言之,投資您的心血管健康,就是為您未來的大腦健康存下最寶貴的資本。

本文翻譯自 Medical News Today 原文報導:《Plant-based oat protein hybrid doubles iron absorption in wHigh levels of heart damage biomarker may signal increased dementia riskomen》(2025年11月11日)

點此閱讀原文

版權聲明:

本文僅供健康資訊參考,原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所有。

Current Version

Nov 13,2025

Edited By

Healthlink

你可能想看